初中奥数理数,初中奥数理数思维导图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初中奥数理数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初中奥数理数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原来迷恋奥数班的家长,孩子高考成绩真的好吗?
不请自来!
今天是六月八日星期六,放假的日子,但是,我和我的孩子没有周六,没有周日,因为我们要去上奥数,A班和B班加起来四个小时。
如果你说是做家长的强加给孩子的,那我就只能呵呵了,不上奥数考试的时候卷子最后两道题怎么做,学校只讲最基础的问题,难点的问题都得靠自己学习,如果不学奥数孩子只能打100分,全班四十多人,打满分的太多了,大家看的就是最后那附加的二十分。
我不否认学校老师教的很好,很好,孩子的基础知识很好,但是只有基础知识真的不够啊,连孩子自己都知道奥数不能放弃,不能不学,因为他想在数学上拿高分。
任何一件事,站的角度不同评价的态度和给出的理由自然不一。我的看法自然不能符合公众的口味,说自己对本人的看法是赞同还是反对都是可以的,但漫骂和人身攻击体现素养,不可取。
说到奥数培训,自然会想到校外补课和高昂的费用。家长反对,主管部门也痛恨之,所以取消了奥赛加分。
就今年高考全国卷理数来说,经历过奥数培训与没经历过培训的学生区别少说在20分以上。下考时到处骂声一遍,说命题者变态发狂,其实都不为过。要知道,取消奥赛培训就砸了某些人的碗,他偶尔来一回让大家尝尝味道也可理解。
没有具体东西大家难服气,我就说一点,对整卷难一一点评。选做22题往年都是送分题90%的考生是易得分题。今年来点反常,一般人将极坐标直线参数方程化直角坐标方程还是常态的得2分。但椭圆的参数方程两次消元就不一般了,我们知道选修是没有很长时间投入教学和训练的。所以至少80%的人就卡住了,后续8分就没了。而命题者会说,这一消元初中就有接触呀,而且后续做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与椭圆相切,切点到已知直线距离就ok了。是的,接触了!但接触了不等于掌握了,更不等于一个消元要达到如此难度,更不等于第一步就来登天之难。当然也无关老师“课内不讲补课讲”。老师肯定讲了“消元,消元,你消呀!消呀!你消元就ok了”。
所以,透过现象看本质。高考是风向标,高考命题如此,教育难得清静。禁“补”的路还长!
数学复习的重点是做难题吗?
处理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前提,即明确自己可以触碰的目标,例如我现在高三数学分数80分(全国卷),那么自己可以设立一个可以触碰的目标,即110-120分,目标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,当然这些影响多数是负面的。
设立了目标以后就可以来处理具体的数学问题了。
不能否认的一点是,高考数学中大概75%属于简单或者中档题目,也就是紧扣书本概念,不需要学生有奇思妙想的题目。
以现在成绩为80分,目标是110分的同学为例,是不需要过多处理数学难题和复杂题的。
另外需要说明的是,如果你相信一些秒杀或者秒秒钟杀,你可以去尝试,但是可能你所付出的时间和收益可能并不成正比,或者说有些浪费时间,因人而异。
哪些同学需要做大量难题,注意是大量,那就是现在成绩是115(稳定),目标是120/130/140/150,这些同学可以多做一些难题,理由有个三方面。
1,了解难题出题方式和自身思维方式。
2,第二次完善题型种类与处理方法,包括奇思妙想。
3,扩充公式定理记忆范围,做到快速求解。
总结一下,110分以下的学生注重基础题和中档题,110分以上的同学注意难题出题方式和扩充记忆范围。
注1: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,不是不让成绩低的学生做难题,而是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,会因小失大。
注2:不要搞题海战术,真的没用。
注3:不论哪个阶段,注重两点,一归纳,二反馈。在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明了自身弱点在哪里,考点在哪里,如何切入问题,如何分析问题,如何正确应对花了三天三夜依然不会求解的问题。
以上是从自己所遇到的学生身上整理出来的情况和基本处理方法,可能说的不全面,希望大家能不吝赐教,互相学习。
我是李老师,不爱手机爱学习的李老师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初中奥数理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初中奥数理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