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届奥数初中,初中奥数2021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历届奥数初中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历届奥数初中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国历届奥数第一名?
1981年,作为IMO东道国的美国邀请中国参加IMO。直到1985年,我国才派出两名选手非正式地参加了IMO,成绩不很理想。于是在全国联赛之后再安排搞一个“冬令营”,后也称“中国数学奥林匹克”,团体第一名获得“陈省身杯”,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选拔,以组建6个人的国家队。
1986年起,除了在台湾举办的一次,我国都派足6名选手正式参加IMO。除了三次成绩稍有点偏后,中国总是第一、二名,而且以第一名居多。物理、化学和计算机竞赛的情形也差不多。如今,中国选手在国际上摘金夺银、凯旋而归已成家常便饭。
这些辉煌成绩固然离不开层层选拔与培训,但与今天的奥数热并无直接关系,以前中国队的成绩也很好。
推荐一些优质初中奥数辅导书?
想要针对竞赛学生的话,那黄东坡著的《竞赛培优》还是个不错的选择,里面有大量的竞赛题和历届中考题,但这本书只限于很高水平的学生,当然,普通学生想要尝试着作也没问题,只是需要花费一部分精力,还是有些难的,多做做难题是可以提高思维水平的。
《实验班》里面的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一般学校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买的。对于优等生,还是推荐黄东坡的教材。全国奥数竞赛各省排名?
从第38届奥赛一等奖(金牌)获奖名单省份排名来看,上海以31人位居第一,浙江以27人处于第二名,北京26人位居第三,广东有18人获得金牌,四川有17人,分列第四和第五,湖南和湖北各14人位居第六位。
小学奥数学哪种教材比较好?
小学奥数基本的教材就已足够。我们可以将基本的教材学习完之后,给孩子购买历年奥数真题。或者一些名师讲的奥数知识,而且我们要按照顺序学习。也就是从一年级开始。学到六年级,所以小学奥数的基本教材就好了。没必要买那种花里胡哨,特别厚的教材。
《从课本到奥数》
比课内稍难,适合课内有余力,追求满分的同学,并且与课内知识联系比较紧密。当然还有学而思秘籍,1-6年级一共24本,蓝色的简单,橙色难一些,入门到进阶一。
为什么民办初中,选学生的标准都要用奥数?
不是所有的民办中学,而是那些较有名气,并成为部分人心目中的重点民办中学。这要从私立学校发展的过程和需求来考查。大家知道,民办学校最初是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产生的,那时受户口的限制,公立学校根本进不去。随着居家进城的农民工增多,由小学,渐初中多了起来。它的较大规模发展,是伴随高考的扩招而发生的。那时有的学者甚至提出教育要产业化。于是私立大学,私立高初中相继多了起来。无疑,这些学校首先要解决的是办学经费,其次是盈利。除了争取公助,学生来源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:的唯一办法。而吸引学生的最有效办法,当然是升学率。于是,一些高中便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,下乡挖尖子生。不但免学杂费,而且提供食宿。优质生多了,升学率自然高。当时重点大学还不是十分突出,只要是大学,含金量就高。大幅宣传横幅及招生传单,讲的都是我校高考升学率达百分之多少。实例照片也有几个,真真假假,以达到广告效益。渐渐的有了名气,有了生源。重点高中便产了,甚至部分学校贫困生有了助学金。而私立初中的定位是为私立和公立重点高中输送学生的,发展基本是一个套路,升学率。在升学率没有显现优势时,他们宣传的要点是,封闭式管理,点对点辅导。以及高薪从公立学校挖来的名教名师。当有了升学率硬指标后,渐渐地成名了,报名的学生多了,奥数也就成了选拨的标准之一。一是增加疑难度,优胜劣汰。更主要的是寻求不同点,达到宣传的策略。进而达到生源优而又优,达到升学率攀升。奥数从数学中分离出来,是用于数学奥林匹克比赛的一个项目。它具有知识性,更主要的是竞赛技术性。但它的知识性内容,含概在初中高中大学数学中。严格的说小升初用奥数是一种提前学习行为,有些内容随着学历升迁,轻而易举就掌握了。把他放到小学,是不科学的,也就象十八岁要背的东西,非要十岁的孩子去背。私立学校有一定的权限这么做,但目前还没有能力脱离教育部的教学大纲,将来出现象西方那样的重点私立大学,才可能独成体系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届奥数初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历届奥数初中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